
本人于2025年4月11日购得比亚迪2025款宋Ldmi智驾版160超越车型,当时怀着支持国产汽车品牌的心情,在销售淡季的时候仍鼎力支持国货比亚迪,在无多少优惠的情况下咬牙全款购买最新款车型。但不料4月25日比亚迪就对2025款宋Ldmi全系车型在全国各地裸车降价1.6-2.5w(这是2月才发布3月才大规模交车的新款车型!),在前期优惠绝不松口的情形下美其名曰五一冲销量以挽救车型销量跌势,并且只暗地下发价格调整到4S经销商通知潜在客户而不敢公开发布。这一突如其来的价格调整,不仅对本人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更严重损害了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新车开了不到300公里,甲醛未散尽却直接贬值2万(车辆指导价才13.58万起)。 本人投诉比亚迪如下:【1】该降价计划被比亚迪隐瞒,并且购车时销售人员明确表示新款起码上半年不可能会有价格调整,此行为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关于车消费者知情权的规定。【2】定价策略混乱,导致车辆贬值。新车购入不足一个月即贬值超20%(根据二手车市场评估或同款降价后售价对比),远超正常市场波动范围,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关于价格保护原则。【3】区别对待消费者,价格歧视,缺乏补偿机制。对比其他品牌(如蔚来、理想)针对降价事件提供的置换补贴或现金补偿,比亚迪漠视车主的诉求,在不是更新换代,而是同款车型也敢短时间内对消费者进行价格歧视和价格欺诈,且没有任何有诚意的回复和提供合理补偿方案,违反《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第十四条关于售后服务承诺的条款。 本人平民老百姓,如果等半个月能少起码1.6万试问谁会等不及,这近乎3个多月工资。现在购车后被全家人抱怨,茶饭不思,夜不能寐,精神压力极大。如果比亚迪继续这样而不补偿,那么以后其新车按其指导价将永远卖不出去,因恐上当。本人有理由怀疑指导价的定价流程是否合理合法?并合理推测其成本有偷工减料之嫌,让人生疑。作为国内知名一哥新能源品牌,希望比亚迪能重视这个问题,给我一个合理的说法。
声明:
1.以上内容仅代表投诉者本人,不代表黑猫投诉立场。
2.未经授权,本平台案例禁止任何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集体投诉 1
- 已回复
机灵喵 参与了集体投诉
2025-05-01